79年杨勇访问英国,英国故意在蛋糕上插国民党旗,他的做法很高明
发布日期:2025-04-13 15:03 点击次数:65
1979年,伦敦一家高档酒店里人头攒动,装饰奢华的宴会厅和精致考究的餐点,处处透露着今晚宾客们的尊贵身份。
没过多久,在众多记者期待的眼神注视下,英国代表团的随行人员众星捧月般护送着一位重要人物步入金碧辉煌的会议大厅。被众人环绕在中央的,正是我国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杨勇将军。
杨勇这次去英国访问,主要是带着友好合作的意愿,去跟英国开展军事技术方面的交流合作。
他一走进会场,目光立刻被大厅中央那个巨型蛋糕吸引住了。更让他吃惊的是,蛋糕顶上赫然插着一面青天白日旗。
杨勇突然意识到不对劲,大家都齐刷刷地盯着他看,他这才明白过来,英国人就是想看他笑话,故意设了这个局。
但英国方面万万没想到,他们的计谋完全打错了算盘。杨勇先是露出吃惊的表情,随后一个举动直接引爆全场,赢得满堂喝彩。
杨勇到底干了啥事?
1979年,66岁的杨勇本该退休享清福了,没想到中央突然给他安排了个重要任务。当时英国邀请中国进行军事技术交流,需要派一位既能展现中国军人风采、又要有实战经验的将领带队。
国家领导经过反复考虑,最终决定让杨勇将军来承担这项重要任务。
很多人都知道杨勇将军的大名,他14岁就跟着浏阳农民队伍攻打长沙,17岁入党,从此跟着红军南征北战。
这位老战士跟着部队走完长征,打过日本鬼子,带着弟兄们夺回了几十座被敌人占领的城镇。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带兵挺进大别山、解放贵州,这些硬仗让他在军中名声大噪。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杨勇将军多次立下大功,不断创造战场奇迹,带领部队突破重重难关,为中朝友谊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军队里,杨勇将军的作战能力是公认的强。不过比起其他水平相当的将领,他难得的外交经历就显得特别宝贵了。
1977年2月,朝鲜方面向中国发出访问邀请,希望我国派人去考察他们的建设成果。由于杨勇将军是最后一位撤离朝鲜的志愿军高级指挥官,这个出访任务自然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杨勇担任团长,亲自带队前往朝鲜进行访问,圆满完成了这次重要的外交任务。
第二年,按照中央的安排,杨勇前往南斯拉夫访问,为国家争了光。因此当英国提出要和中国交流军事技术时,中央首先就考虑派杨勇去完成这个任务。
得知消息后,杨勇二话不说就揽下了这个活儿。他马上组织代表团成员开会讨论,仔细研究上级的指导意见,把出访英国的前期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
多年来咱们国家在军事技术上总被西方国家卡脖子,杨勇这次出国考察,就是希望能给咱们军队带回来些先进技术,让国防实力再上一个台阶。
一切准备就绪后,杨勇带着中国代表团登上飞往英国的航班,在群众热烈的欢呼声中启程出发。
从中国飞到英国要十几个小时,距离可不近。66岁的杨勇年纪不小了,大家都怕他身体扛不住这趟长途旅行。没想到老人家一路上有说有笑,精神头特别好,看起来对这次出行特别期待。
代表团成员们连连赞叹:"将军真不愧是部队里历练出来的,年纪这么大了还这么精神抖擞!"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杨勇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乘坐专机顺利抵达英国。飞机刚停稳,他们便沿着舷梯缓步而下。早已等候多时的英国代表团见状立即快步上前,为首的官员热情地握住杨勇的手说:"杨先生,欢迎您来到英国!考虑到旅途辛苦,我们已经安排好了酒店,请您先好好休息。"
可杨勇满脑子想的都是工作的事,他巴不得马上把活干完,好给国家省点开销。所以只歇了一宿,第二天他就急着找英国人商量,说要抓紧时间开工。
杨勇跟着英国代表团走访了他们的军事指挥中心、情报部门和海军基地等重要场所。当时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还很落后,市场完全没开发。英国特别想跟中国合作,急着抢占中国市场,所以工作人员介绍时特别卖力,把看家本领都展示出来了。
短短几天内,杨勇见识了许多从未接触过的高科技装备,特别是英国那艘42型导弹驱逐舰,让他看得目瞪口呆。
英国海军指挥官亲自带杨勇参观了这艘巨型潜艇,潜艇出色的表现让杨勇感到非常震撼。
杨勇坐在铺着高级软垫的船里,心里还在暗自感叹。他想着中国海军一直是个弱项,要是咱们国家也能造出这么先进的潜艇该多好。
杨勇体验完42型潜艇后,随行人员带他来到指挥中心。这里展示的各种现代化武器装备让中国代表团大开眼界。面对杨勇提出的问题,工作人员都细致认真地一一解答。
英军的军事演习同样看点十足,杨勇从他们的战术打法中又琢磨出不少新点子。
杨勇第一天的行程排得很满,但他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在英国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让他大开眼界,他特别想赶快把这些难得的见闻分享给国内的朋友们。
这趟旅程原本顺风顺水,让杨勇慢慢放下了戒备心。当天晚上,英国方面特意在酒店安排了隆重的接风宴。可谁都没想到,英国人居然在这儿设了个局。
在英国团队的引导下,他们很快乘车抵达酒店。刚下车,杨勇就被各国记者团团围住,此起彼伏的闪光灯亮个不停,记者们争先恐后地按下相机快门,抢拍这个重要瞬间。
杨勇笑呵呵地跟大伙儿打招呼。虽然没专门学过外交礼仪,但这些年经常出国访问,他对这种场合早就驾轻就熟了。
杨勇被大家围着走进宴会厅,桌上那个花花绿绿的大蛋糕特别显眼。蛋糕顶上插着面青天白日旗,这旗子杨勇可太眼熟了,当年打仗时没少见到。他心里咯噔一下,马上反应过来——这是英国人给他设的局。
英国代表假装没看见那面旗帜,一个劲地催杨勇赶紧就座。全场目光齐刷刷盯着杨勇,他身后的代表团成员你看我、我看你,全都手足无措地愣在原地。
所有人都僵在原地,没人敢坐下。杨勇心里飞快地盘算着:要是现在扭头就走,等于打了英国人的脸,毕竟人家客客气气招待;可要是真坐下来,又跟组织上的要求背道而驰。
大伙儿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急得团团转,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幸好杨勇反应快,他镇定自若地走上台,当着所有人的面,一把抓起那面旗子就摔在地上,还用力踩了几脚。做完这些,他就像没事人一样,神色如常地对英国代表团说:"既然你们这么客气,那我就不推辞了!"
他刚抬手示意,我们代表团的工作人员立刻明白过来,赶紧随着杨勇一起入座。
杨勇对这个意外事件只字未提,可他那张笑脸却让在场的英国工作人员心里发毛,感觉像被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着。
在场的人都为杨勇恰到好处的应对方式拍手叫好,英国代表碰了一鼻子灰,只能眼睁睁看着杨勇他们若无其事地入座用餐。
这件事过后,杨勇才明白过来,英国这次请中国过去,不光是谈技术合作这么简单,关键还是冲着香港问题来的。
香港回归前20年时,英国前首相访华期间,就曾试探性地询问过毛主席对香港问题的看法。
毛主席当时没有详细说明怎么收回香港,但他态度非常明确:"香港必须回归祖国,至于具体怎么做,就留给年轻人去想办法吧。"
英国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舍不得放弃香港这块肥肉。
1979年3月,时任香港总督的麦浩里专程前往北京,与中央政府高层进行了会面。
中国始终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香港回归问题,但英国方面却不愿轻易放手。让人意外的是,港督麦理浩甚至向中央政府提出延长"租借期限"的要求,这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领导人果断回绝了对方。看到我们态度如此坚决,麦理浩也没再多言。可没过多久,英国方面就向我们发来了正式邀请。
这次邀请的时间点太巧了,再加上宴会现场突然出现青天白日旗,很多人都怀疑这是英国故意安排的陷阱,目的就是想让中国在国际媒体面前出丑。
明白这个道理后,杨勇在接下来几天的行程中处处小心,生怕再出纰漏。可能因为之前那件事让英国人丢了面子,后面的访问反而进行得异常顺利。
聊完军事技术的话题,杨勇立刻搭乘专机返回中国。飞机一落地北京,他片刻不停直奔中央,把在英国期间的详细见闻原原本本地向中央作了汇报。
这次英国之旅让杨勇大开眼界,回到家后他还沉浸在兴奋中。他迫不及待地掏出一张照片给家人看,那是他体验英国"鹞式战机"时拍的合影。这款战机正是杨勇此行最期待的军事装备。
机身轻巧、机动性强,能大大降低战机损耗。杨勇激动地指着照片对孩子说:"快看这个侦察装置,照片里还有我!你要努力读书,将来也造出这么棒的东西。"
杨勇的儿子从小就对飞机特别着迷,尤其是看过美国的先进战斗机后,他更加渴望中国能自己造出同样厉害的飞机。
北北赶紧回答:"爸你别担心,我肯定好好干!"
杨勇听完立马乐得笑出了声。
没过多久,中国和英国就敲定了合作协议。当两国代表在合同上签完字时,这次合作终于圆满成功。作为代表团的领队,杨勇在这件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很大贡献。
从英国回来后,杨勇心里总惦记着两件事:想去美国和台湾走走看看。跟这两个地方打了一辈子交道,却连它们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特别是台湾,解放的日子看起来还远着,这成了杨勇心里一个放不下的念想。
但那时候中美两国还没完全互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杨勇的愿望也没能达成。
临终前,杨勇平静地对子女们说:"我这辈子想去的地方基本都走遍了,就剩台湾和美国没去过。不过也没关系,以后你们记得替我去看看。"
现在咱们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实力完全能跟美国掰手腕,杨勇将军当年的愿望,现在终于成真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